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期刊工作者协会
编辑出版:吉林省现代营销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3年
开本尺寸:16开本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月 刊
邮发代号:12-535
每册定价:5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xdyxzzs.cn
投稿邮箱:xdyxzzs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从“工业锈带”转向“生活秀带”(传承之光)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2日

  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了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和通过复核的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回望近20年的探索,北京798艺术区、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上海杨浦滨江“生活秀带”、景德镇陶溪川等实践项目都已成为新时代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鲜活样本。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是千千万万工人参与工业化发展的集体记忆,凝结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点滴,因而成为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用数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孕育着宝贵的精神财富;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离不开工业片区,不少建筑、园区和空间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凝聚大众情感。

  温州苍南矾山矾矿遗址及矗立的煅烧炉,被誉为“国内独特的工业遗存景色”。矾山明矾石矿是世界上最大的明矾石矿床之一,这里的炼矾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年间,迄今已逾600年。2000年以来,因经济效率、设备技术淘汰等因素而逐渐衰落,2017年因生态环境保护而全面停产。

  矾矿所在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德湾矿工村,保留有与明矾矿业从业者生活相关的众多历史遗存,景观特色突出,整体保存完好。苍南县投入730万元启动福德湾矿工村保护整治工程,取得成效,并获2016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矾矿三车间遗留下来的煅烧炉遗址、鸡笼山山腹采空区都得到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南洋312平硐于2018年被打造成地下矿硐景区,五车间改造成了矿业主题酒店,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工业文化体验空间。

  近年来,苍南融合生态修复、遗产保护、文旅开发等多专业视角,迈上“非矾”转型发展之路,矾山工业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是重要的推手。

  与古老的文物古迹等历史遗产相比,作为现代技术遗产的工业遗产也许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但20世纪的建筑数量众多、特征各异,它们既反映了社会的传统价值观,也反映了追求现代化的奋斗精神。

  上海杨浦滨江地带,岸线总长度15.5公里,是近现代上海乃至中国百年工业的先行区。在老工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坚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当地对沿线分布的杨树浦水厂等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树浦电厂、煤气厂等4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3处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40处杨浦区文物保护点,18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了全面调研梳理,加强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此外,针对50年以上建筑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风貌评估,保护、保留老建筑200余栋,包括滨江地区66幢总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遗存。

  面对工业遗存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利用状况复杂等特点,杨浦滨江在规划设计中贯彻落实“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加强工业遗产价值全方位挖掘、文物本体高水平保护,统筹推进工业遗产大规模转化利用,全面展示杨浦滨江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发源地之一的特质。

  工业遗产与工业景观、文献档案等无形文化遗产相关联,存在活化利用的无限可能。工业遗产地段和景观的保护更新可以被视为一种转型发展。从“工业锈带”转向“生活秀带”,也是从文化遗产保护向创意、创新的大文化格局的跃升。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必须与地球的承载能力保持平衡,城市建设能够在经济和社会平等、环境友好的条件下迭代发展。创新利用既有的存量资源、改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仅可以使城市居民直接获益,还会大力改善环境状况。

  始建于1957年的杭州钢铁厂,是浙江省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钢铁企业。2016年,杭钢全面关停。2020年起,杭州市对2676亩地块进行生态修复和功能改造,目标是将工业“棕地”转变为生态公园、文旅空间和产业孵化地。在工业遗产活化方面,邀请知名建筑师主持项目设计,遵循“珍视杭钢历史、呵护岁月痕迹”的基本逻辑,保护保留高炉、焦炉等工业遗产、历史建筑,将其改造为会展空间、艺术画廊、生态花园,同时融入江南园林景观设计,创造出一个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富有生态活力的现代化城市生活公共空间,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组成部分。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可以减少建筑材料消耗,节省实体能源,控制城市用地扩张,有助于建设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工业遗产再生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呼唤更多学科的参与,在保护更新实践中需要更具包容性的价值评估和保护设计方法。

  加强工业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积极推动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模式新业态……全社会关心关注工业遗产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上一篇:钻孔里的土“什么都知道”(博古知今)

下一篇:没有了

北 京 办:北京东燕郊香格里拉2号楼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