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期刊工作者协会
编辑出版:吉林省现代营销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3年
开本尺寸:16开本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月 刊
邮发代号:12-535
每册定价:5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xdyxzzs.cn
投稿邮箱:xdyxzzs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纺织用“巧手” 火箭有“慧心”(迈向“十五五”的创新图景)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技术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伸出“脚”刹停锭子,探出“手”吸出断头,再将断头穿过钢丝圈、导纱钩、前皮辊,放进纺织通道,纺纱机重新运转起来。

“断头找得准、接得好,徒弟超过了师傅。”在有百年历史的江苏省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金牌接线工”王璠最近有了一群特殊的“徒弟”——几台通体雪白、带着机械臂的智能巡检接线机器人。

“推动技术改造升级,促进数智化转型,是传统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无锡一棉董事长蔡赟说,全球纺织业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公司研发生产高支纱,但要纺出附加值更高的300支纱,相当于要把1克棉花拉成500米长的纱线。纺纱中一旦纱线断裂,人工很难发现并迅速接好,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解决难题,无锡一棉与东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制出的智能巡检接线机器人于今年初正式“上岗”,可自动接收传感器发出的断线报警信号,并自主巡游、完成接线。

记者在细纱车间自动值车区看到,过去需要12名工人3班倒运作的70多台细纱机,如今一名老师傅带着4个“徒弟”即可轻松管理,劳动强度降低30%、生产成本下降11%、生产效率提升15%。“数智化转型后,生产出的高支纱产品可满足国内外各大品牌需求,还助力我们开发自主品牌。”蔡赟说,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无锡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规模超2000亿元。

数智化赋能更是新兴产业的显著特点。走进位于无锡高新区的深蓝航天火箭总装基地,来自本地及周边地区的上百个零部件,正被组装成1.8米高的圆锥形火箭发动机。据现场工人介绍,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其主要组件由3D打印技术设计制造,一体化制造成型,成本低、效率高,异型结构更紧凑,交付时间也从半年大幅压减到10天。

制造过程智能化,制造出的产品更“聪明”。“我们自研的火箭不仅能上天,还能回收,奥秘就藏在这些发动机里。”深蓝航天总经理助理张成聪介绍,发动机通过算法控制,具备可多次启动、可调节推力两大优势,已完成十米级、百米级、公里级等回收试验。

“明年初,火箭将首次尝试入轨回收。”张成聪说,如能成功,火箭发射成本可降低70%以上。未来,深蓝航天无锡基地可年产10发液体运载火箭和100台火箭发动机,单箭运载能力达20吨——不仅企业可凭“太空拉货”每年营收超30亿元,也将为卫星互联网、深空探测、载人登月等领域提供运力基础。


数智化赋能,培育竞争新优势(专家点评)

吴福象

接线用上机器人,百年纺织企业无锡一棉焕发新活力;3D打印火箭“心脏”,新兴产业深蓝航天掌握“独门绝技”。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才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借智焕新,筑牢传统产业根基。传统产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盘”,其破局之道在于智改数转:积极推动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实现产业提质升级。破局之要在于绿色发展:通过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破局之策在于融合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向“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转型,培育竞争新优势。

完善生态,打造新兴产业高地。新兴产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增长极”,其布局之基在于强化创新: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投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布局之要在于应用场景驱动:主动开放典型应用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试验场地和首用机会,探寻更多可行的商业模式。布局之本在于营造创新生态: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展望“十五五”,继续推动传统产业优化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奋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要强化“四链”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创新型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上一篇:我国海拔最高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下一篇:没有了

北 京 办:北京东燕郊香格里拉2号楼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