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期刊工作者协会
编辑出版:吉林省现代营销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3年
开本尺寸:16开本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月 刊
邮发代号:12-535
每册定价:5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xdyxzzs.cn
投稿邮箱:xdyxzzs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让粮食供应链更有韧性更安全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供应链稳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中粮集团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供应链体系,为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贡献力量。

  秋日的广东广州南沙港粮食码头,巨轮卸载的粮食经传送带飞速进入浅圆仓。这个由中粮科工规划设计的华南最大粮食港口物流设施,凭借四锥斗浅圆仓等专利技术,实现单个浅圆仓每小时出仓能力达2000吨,粮食泊位每小时接卸量高达8000吨,年中转能力近1600万吨。

  中粮科工研发的无损多点卸粮装置、自清式低破损提升机等设备,降低粮食运输损耗,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如同智慧大脑,使港口卸船作业效率提高20%,还实现了与铁路、公路货运信息实时联动。

  多式联运体系助力粮运提效。中粮集团统筹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发挥铁路和水运低碳优势。“高效的粮食联运不仅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传统粮食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对节粮减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也发挥积极作用。”中粮科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涛表示,随着基础设施升级与信息化赋能,粮食流通从被动调配转向主动配置、精细管理。

  粮库是粮运链条的重要节点。广州黄埔区区属国有粮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是应急保供关键节点,由中粮科工设计建造的新型楼房仓项目在此落地。该项目采用新一代管链机技术,结合进出仓工艺优化关键部件结构,解决了传统管链机功能单一、产量低、输送距离短、物料损耗大等难题,填补了国内大运量循环式管链机技术空白。

  “以前几十吨粮食出库需人工配合移动皮带机,现在一键操作,出仓效率从每小时50吨提升到300吨。”中粮科工项目负责人胡亚民说,新一代管链机可依仓型结构灵活布设,将粮食快速输送至指定位置,实现多场景多仓型应用。它既能使老仓型焕新,又能为粮运网络增效,通过提升末端节点周转效率,让粮食在仓与车、车与船之间顺畅流转,打通粮运“最后一公里”堵点。

  粮食出库后,还能无缝对接下一程运输,真正实现粮食物流高效、清洁、连贯的闭环。从平房仓到楼房仓,从单点提效到全网赋能,以管链机技术为突破,传统粮库正从静态节点转变为粮运链上的流通枢纽,实现高效、精准调配粮食资源。

  中粮集团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仓储环节,研发六面主动控温、自主控温式智能立体仓储等技术,实现绿色精准储粮;加工环节,自主研发智能磨粉机,突破自动轧距调节、传感与在线数据监测等行业“卡脖子”难题……

  前瞻布局开辟增长新赛道,中粮集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健康代糖D—阿洛酮糖已获批上市,以科技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同时在合成生物这一未来科技领域展开前沿探索,为健康产业储备技术。


北 京 办:北京东燕郊香格里拉2号楼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