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期刊工作者协会
编辑出版:吉林省现代营销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3年
开本尺寸:16开本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月 刊
邮发代号:12-535
每册定价:5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xdyxzzs.cn
投稿邮箱:xdyxzzs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全力守护乡村振兴“钱袋子”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系统性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持续深化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方面突出问题治理。甘肃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之一。今年以来,该省纪委监委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作为重点整治项目,聚焦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协调相关行业部门监督监管联动,省市县乡联查,守护好乡村振兴“钱袋子”,为全省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理顺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干、能落实、见成效

近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联合研发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管理子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是该省纪委监委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强化乡村振兴资金监管使用的新成果。

据了解,该系统涵盖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日常监管、统计分析等模块,可实现资金绩效目标自动生成、疑似问题实时预警、资金成效分析一键直达等功能,推动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管理线上线下纵向联通、横向联动,从规范化、标准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迈进。

“乡村振兴资金来源广泛、资金量大、涉及领域多、监督监管难度大,必须强化各类监督上下贯通,形成严密监督体系。”该省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主要负责人表示。

今年年初,甘肃省纪委监委协同省农业农村厅系统梳理乡村振兴资金类别、资金规模、使用方向、监管制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安排部署全年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压实省直职能部门和各市州政府分管领导、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人责任,督促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该省纪委监委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协作配合,推动成立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主要领导任组长,18家资金主管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整治工作组,同步组建监督小组,构建起监督监管联动协同、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对此,该省纪委监委督促省级整治工作组建立横向协作机制,责任部门各自设立内部工作组,公布投诉电话和邮箱,指定联络员具体负责跨部门协作;建立调度工作机制,各责任部门强化指导监督市县工作,及时分享相关信息和典型做法,做好本系统本领域整治工作;建立会议协商机制,工作组每月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分析研判整治形势,研究解决问题,调整工作重点,会商问题线索,完善监管措施,实现信息共享与工作协同;建立线索移交机制,整治工作办公室接到线索及时转交相关部门,部门间线索移交通过整治工作办公室协调,实现问题线索“双向流转”;建立工作核查机制,跟踪掌握市县整治进展,对零报告、零移送、整治成效不明显的及时提醒督办。

着眼于精准有效开展整治工作,该省纪委监委督促整治工作组紧盯易出问题、多发问题的工程类建设项目和惠农惠民补贴两大类资金使用监管,分别研究制定整治工作指引,详细罗列资金使用监管重点环节、问题隐患、整治举措和政策规定,以及参考纪法条文,逐环节列举省内查办的典型案例,为整治工作提供模板、支撑。同时,整治工作组对该省14类32项惠农惠民补贴资金和中央18项、省级12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类别进一步细化梳理,明确18个成员单位整治任务和责任清单,推动分头抓实整治工作。

该省各地结合实际,建机制明措施,精准开展整治工作。酒泉市根据近年来农业农村领域惠农惠民补贴资金及项目资金,积极编制整治任务清单。市级共编制乡村振兴领域2023—2025年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6项7.3亿元、项目资金54项32.3亿元,同步细化排查整治措施,明确整治要求和完成时限,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干、能落实、见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应改尽改、全面整改、清仓见底

近日,陇南市成县纪委监委派驻县住建局纪检监察组联合县人社局等部门,通过数据比对等方式,对全县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共排查出相关问题涉及人员35人,已全部按规定调整退出,并追回重复领取补贴资金10.85万元。

成县把乡村公益性岗位规范化管理作为整治工作的小切口,紧盯不符合规定的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违规领酬问题,通过每月随机抽查、实地督查等方式深入查找问题,及时移交乡镇限期整改,对不符合岗位聘用条件的人员及时调整退出。同时,主动与组织、民政、社保、残联、林草、市场监管等部门衔接,建立跨部门信息核查机制,定期核查享受财政补贴人员名单,确保岗位补贴资金用在刀刃上。

小切口破题,关键处发力。甘肃省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排查自纠、信访举报、舆情反映、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等情况,深入分析研判,从各类补贴、工程项目、预算支出等资金管理中,找准本地群众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乡镇财政出纳会计“一肩挑”作为整治工作的切口,确保乡村振兴资金用到实处、惠及于民。比如,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管理方面,通过排查补贴造册、审核、公开公示、发放等环节,发现问题46个;在乡镇财政出纳会计“一肩挑”方面,该省财政厅印发开展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的通知,选取155个重点乡镇集中整治,已发现问题18个,整改17个。

“日常监督检查中我们发现,惠农惠民补贴资金方面较常见的问题有发放不及时,迟拨、滞拨,不按规定和时间兑现补助,发放不规范,惠农补贴未通过‘一卡通’发放,未按要求公开公示,各类补贴资金县域内补贴依据和执行标准不统一等。”该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要负责人介绍。

对此,该省纪委监委严肃查处惠农惠民补贴发放过程中的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以及在群众申领拨付过程中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

具体工作中,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联合有关部门对照整治重点,围绕制度建设、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绩效管理、后续管护等,全面梳理排查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对于排查出的问题,逐级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压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逐项销号清零。对于立行立改的问题,即知即改、立即整改;对于分阶段整改的,明确各阶段的具体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责任主体,在整治期内完成整改;对于持续整改的,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应改尽改、全面整改、清仓见底。

“我们重点排查2023年以来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摸清有多少、归谁管、怎么管、怎么用,同时排查2023年以前年度资金使用情况,对排查出的问题全部纳入整治工作,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该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主要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该省在整治工作中已排查资金1027.71亿元,发现问题1952个,整改1220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28条。

深化标本兼治,常态长效做好整治工作“后半篇文章”

1月3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对某县下达越冬饲草料补助资金,要求3月底资金支出率达90%以上。但在3月25日排查时发现,资金支付率远低于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该县整治工作小组立即制定整改措施,优化验收流程,组织验收小组,实地审核及验收项目实施单位建设任务。最终,这笔资金于4月1日全部支付到位。

为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建立财务人员常态化监管、业务股室盯紧项目进度、领导加强审核把关的资金支付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项目资金按时支付。同时,实行项目资金支付预警机制,对临期未支付项目由财务股室及时提醒,到期未支付项目由分管领导预警督导,超期10天未拨付项目由主要领导督办约谈,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支付速度。

甘肃省坚持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推动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注重将整治工作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帮扶资产项目管理和乡村振兴重点县专项审计等问题整改工作结合起来,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统筹协调、一体推进。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强化分类整改,对个性问题推动点对点解决,对共性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症结,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提醒提示函等方式,督促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推进改革,源头防控廉政风险。

“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专项审计反馈的问题,多发生在乡村振兴资金使用领域,与整治工作的靶向一致,我们推动驻在部门把整治整改任务统筹谋划、一体部署、贯通落实。”该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专项审计反馈的305个问题整改完成218个。

为深化标本兼治,常态长效做好整治工作“后半篇文章”,整治工作办公室向省直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提供和公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函》,推动相关省直部门亮明各自政策家底,公布一批2025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让群众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12个部门针对采购不透明、交易不合规等问题,研究制定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流程公开管理实施意见,对工程建设、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等全环节优化规范,堵塞交易漏洞。张掖市坚持问题导向,查找监管薄弱环节,持续强化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监管,印发农业农村局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工作规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评审工作规范、农业农村领域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督职责和监管权力及责任清单等,从项目储备、申报、前期手续办理、资金支付、日常监管、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明确监管职责。


北 京 办:北京东燕郊香格里拉2号楼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