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期刊工作者协会
编辑出版:吉林省现代营销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3年
开本尺寸:16开本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月 刊
邮发代号:12-535
每册定价:5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xdyxzzs.cn
投稿邮箱:xdyxzzs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助力老有所养,金融大有可为(记者手记)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不断更新,数量已超过1100只;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9亿人,为老年人护理添保障;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速落地,撬动金融资源流向养老产业……从需求端着手,夯实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从供给端发力,支持扩充养老设施、产品和服务,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正在加快书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找准了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惠民生和促消费的结合点,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公平都有重要意义。

  金融机构毫无疑问是养老金融大文章的“主创”之一。如何在超3亿老年人催生的万亿级别大市场中抢占机遇,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自身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金融机构要以当前养老领域的挑战和难题为抓手,积极开拓创新、增强服务能力,助力把关乎每一个老年人的“夕阳”事业做成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

  虽然养老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但满足多层次、差异化的养老需求还有较大缺口,需要从多样性上下功夫。多样性意味着“因人而异”,金融机构要根据不同年龄、健康状况及收入水平的养老群体,设计覆盖保障基本生活、财富增值、自我价值实现等多层次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多样性还意味着“因地制宜”,我国区域间老龄化程度、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及文化传统差异显著,一些地区需要强化基础养老保险和金融服务的覆盖,一些地区则可发展高收益养老投资产品、建设中高端养老社区。

  金融机构还要在养老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上做文章,让产品服务惠及更广泛的养老群体。乡村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要向农村养老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比如为农村养老群体设计流程便捷、费用实惠的养老金融产品,同时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部分养老金融产品设计复杂、难以理解,也导致养老群体参与意愿较低。金融机构在简化产品说明、购买流程的同时,也要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体验,降低参与门槛,提升便利度。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养老领域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既有国家政策引领,也有地方政策配套,金融机构要更好把握与政策的贴合性,用好政策红利,助力发挥老有所养合力。比如紧密贴合政策方向,将金融服务嵌入适老化改造、智能设备以旧换新等政府补贴的消费场景中,借助政策优势降低创新成本、提升业务规模。金融机构也要在监管政策引导下,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健性,突出“稳”字当头。

  养老是国之大计,金融是国之重器。助力老有所养,金融大有可为。无论是增供给还是促需求,金融机构都要牢牢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金融服务与增进民生福祉相向而行。


北 京 办:北京东燕郊香格里拉2号楼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